而家自己都係咁,早年低位入咗同現在被人忽略但係長遠覺能有發展嘅公司都會以投資心態持有(基本會以30周線作止賺或止損管理),但那些被熱炒的股票就會以投機心態買入,並同時定一個交近的止損位作風險保護。
精神分裂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9,6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上週以「雙重標準」為題,其實我不是全然反對雙重標準,因為無論投資,又或做人做事,遇到不同情況,可靈活變通用不同策略應對,若所涉及標準不大一致,大可坦然解釋背後理念,不然很容易誤導別人。香港股市自今年4月以大成交大升,不少股民擔心已界泡沫,但回看2007年真正泡沫爆破前的「港股直通車」大升市,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在兩個多月分別升了55%及85%,而今年是次引起全城注目的升市,恒指及國指自3月上旬低位至4月尾,則分別升了19%及26%,加上大升後整體估值水平仍不算高,所以還未算是泡沫。不過無論是否泡沫,急升後的股市就算調整一下也不為過,投資者還是莫忘風險。
現時雖非到達泡沫階段,但很多股票的股價已由先前的過低,急升至高於合理估值,甚至是偏高階段,月前建議參考過往數年,待股價於每年預期波幅低位買入,若升至高位可考慮沽出的策略,於資金充裕的市況未必能再行之有效,在投資策略上需作微調。
現今市況,其實策略上不只是要雙重標準,而是需用精神分裂去面對,我現在會將自己分為「投資的我」與「投機的我」去應對,雖然傾向去扮演「投資的我」,發掘一些仍未被市場發掘到的好股,不過市場資金充裕下,此路將越來越難,好像有些連沒有很強「中國因素」的公司,股價也靜靜升了不少。除非心如止水,若要在此資金市爭取更多機會,那有時便需扮演「投機的我」,以高於正常最高估值的股價買入受市場追捧的股票,但不能忽視投資風險,買入時實帶有市場藉資金充裕繼續谷高估值的投機心態,會做好風險管理。當然,一切不好逆自己性格行事,若你是較保守的,便好好全心扮演「投資的我」這角色;就算想進取點,也要好好適度分配自己的時間及金錢,去才小心扮演一下「投機的我」。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