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09, 2009

人大制度要徹底改革/文﹕吳康民

明報專訊】每年北京「兩會」,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例有完善和加強人大制度建設的話。今年吳邦國委員長的報告,卻十分強調「要充分認識人大與西方議會的本質區別」,並指出「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絕不搞多黨輪流執政」。還說,絕不搞「三權分立」和「兩院制」。

這之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撰文說要「築牢抵禦」主張多黨輪流執政、兩院制和三權鼎立的「錯誤思想」。

是什麼氣候,令今天中央領導人一再強調這個「絕不搞」多黨輪流執政、兩院制和三權鼎立?而且還要費盡力氣去「築牢抵禦」?難道當今內地有一股學西方政制的逆流撲面而來?

就我們所知,內地當前風平浪靜。即使國際金融風暴吹襲方興未艾,但中國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正欣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既通過市場經濟發展生產力,又有宏觀調控避免資本興風作浪。中國現在是世界膜拜的對象,是國際經濟舞台的主角,連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也要仰聞中國的鼻息呢。

中國不會走西方議會道路

說西方議會制度會衝擊中國人大制度是捕風捉影,但中國的人大制度必須有所改革,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積33年參加全國人大工作的經驗,深知人大制度弊病之所在。需要的是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不是修修補補的所謂「完善」。

但 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並不是走西方議會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的「獨大」是歷史形成的,沒有任何其他民主黨派可以和中共平起平坐。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國將 會大亂。世界各國都十分清楚,不想祖國衰敗的中國人更加清楚,只有希望中國大亂以牟取利益的某些外國勢力和個別民族敗類才有這個希望。

至於 兩院制和三權分立,中國既已建立一院制的「人民代表大會」,並輔以「政治協商會議」,如果「兩會」民主產生,已可代表民意,不必另起爐灶。在權力制衡方 面,人大監督一府兩院,如能認真貫徹,也可起制衡之效。問題是要提高司法方面的獨立審判,避免司法機關受到不必要的干預。

要加強人大代表的代表性

如果有問題,應該說出在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性上。現在的人民代表,有大半是各級官員。這個亦官亦代表的「兼差」,如何在人大中發言評論,涉及他的尷尬身分。官有上下級之分,同處一堂,開完會之後,上級代表還是管覑下級代表,亂說話者也許會惹來麻煩影響前程。

其 次,代表雖然經過選舉,但候選人都是領導上「協商」出來的。民間自行推薦候選人的情絕無僅有。愈是高層次的人大代表,愈是要妥當協商分配,來不得半點疏 忽。當然不能說這個協商出來的候選人名單沒有代表性,但一些敢言敢衝撞領導官員的、比較有獨立思考的,肯定不會在候選名單之列。

這樣層層把關,雖有個別太不孚眾望的候選人被差掉的新聞傳出,說明領導的評定與群眾心目中的差距。法學教授徐永康在談到網民對人大意見時說﹕「草根的網民與廟堂裏的代表竟然有如此大的距離,給人感覺是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讓人民民主選出代表

官 本位制度和觀念妨礙了人大制度的改革。有的人把人大代表也認為是一種「官銜」,只是和黨委書記,省、市、縣長有不同分工罷了。有的人當上了人大代表,也像 當上官一樣,更妨礙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社會上發生公共事件,有時鬧得群情洶湧、上街示威,也罕見有人大代表介入。也許人大代表缺乏權威,也許人大代 表怕事,更可能是人大代表真正無能為力。如果人大代表能算是權力機關的成員,也不至於全國天天有成千上萬的上訪者。

中國的執政權力在於行政機關,人大代表可說只是聊備一格。過去說人民代表大會是「橡皮圖章」,現在少說了,並不是人大的權力有所提高,而是蓋橡皮圖章這種例行公事也不受重視。

所以,完善人大代表制度,首先是要增強人民代表的代表性,把真正代表人民、有議政論政能力的人選進人民代表大會裏來,擴大選舉的民主程度。

合併人大會議和常委會

改 革人大制度的另一方面是要把人大和常委會合二為一,精簡人大代表人數。各級人大會議每年只開一次會,把法案訂立和修改重責放在常委的身上。對重要事務的審 定和通過也放在常委會裏,這樣,人大全體會議就被架空。同時由於全體人大會期較短,審議項目較多,會議文件又由於「保密」的關係而沒有事先發到代表手裏, 特別是人事決定。往往是明天要投票決定人選,前一天才把人選名單發到代表手上,介紹又極為簡短,醞釀時間匆促。事實上就是要代表們當「舉手機器」,雖然說 代表有反對和棄權的權利,但否決的可能性很小。

建議精簡人大代表名額,把全國人大、省市人大和它的常委會合二為一。擴大常委會,既精簡機 構,又真正成為常設機關。精選具議政論政能力人大代表,大幅度減少官員代表和「名譽代表」(因某種「貢獻」,如運動會取得冠軍之類,不論其是否有議政能 力,均推薦為代表)。以全國人大為例,現有常委會委員175名,可擴大為400至500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不再設常委會,下屬各委員會仍可存在,作為 準備法例草案的機構,但以精簡為主。

全國人大代表減為400至500名,代表質素提高,官員人數減少,本身作為常設機構,有利於經常議論國家大事,監督一府兩院運作。

四五百名全國人大代表已足夠

有說中國人多,400至500名不足以容納各方面有代表性人物,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不是人多便有代表性,沒有議政能力的只能尸位素餐,官員們有正常渠道將意見上達,何必再佔人民代表名額?我們常常說要精簡機構,第一個要精簡的便是人大。

「人多好辦事」已成為中國國情的一句諷刺語,中國政府機構臃腫己為平民老百姓所詬病,也是中央領導認同要加以改革的。

早在1982年,鄧小平就說過,「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這不是對人的革命,而是對體制的革命」。人大制度的改革,不是改掉當代表的「人」,而是改革人大會議議事的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提高議政和決策的效率。

局外人身分提出意見

人大制度要改革的具體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大會的發言制度、簡報制度,候選人的提名和差額選舉等等,限於篇幅,就不再一一評說。這些意見,筆者早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時已一提再提。今天以局外人的身分再次提出,無非是多年身處其中,深有所感,不吐不快也。

與其「築牢抵禦」西方議會制度的錯誤思想入侵,不如加強人大制度的民主化和議政水平,切實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第3條),中國的人大制度將在世界上顯出它的優越性。

今年是五四90周年,五四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今天中央領導人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但民主發展觀也應在大力提倡之列。

吳康民

明報原文

星期三, 5月 06, 2009

17500左右做淡?

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做淡保護實貨的利潤,今天士佳說恒指升上17500的機會比下跌至14500機會大,那若要在回落時保護利潤,可能要到17500點時才買點恒指認沽證。

踐踏他人抬高自己

本來想到信報論壇寫幾句,不過看到論壇上其他人的回應就打消念頭,大家都在罵人或批評別人的多,多一個不多,再看到青姐今天專欄以下的一段話,正好當頭棒頭。

"....有些人天天匿名口誅筆伐,慣性踐踏他人抬高自己,只凸顯個人思想之狹隘,浪費時間研究他人今天的對明天的錯。在窒人睇錯前,請先反問自己係咪次次啱晒先! 倒不如為眼前一大堆經濟問題提出討論空間與解決方法,發揮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方為有益有建設性。看見人家眼裏的刺,也要留意自己眼裏也有一支牙籤。"

星期三, 4月 29, 2009

國務院關於上海建國際金融中心的記者會

留意到以下用幾點;
1. 中國已是經濟、金融大國,中國不單要大還要強
2. 上海是中國「大陸」地區之內最有條件的城市
3. 上海是配合中國發展成金融及經濟強國戰略的一隻棋子
4. 上海市會接受中央的任務並全力完成給與的指標
5. 金融安全是發展的前提
6. 香港在中國經濟及金融的發展上並沒有一個等別的戰略位置

中央可以全完掌控上海的金融市場、政策及每一步行動,因此金融發展的政策會完全傾斜向上海,已不只一次聽到香港要推出的金融產品因損害國內(不是中國)的利益而不了了之或要放慢,如今次離岸人民幣交易就是要等上海而遲遲不能推出,香港要突圍發展一定要比上海更努力。

數字「不」會說話

之前聽到不少關於銀行不良銷售的故事,我自已與家人都遇過一此不良的銀行銷售的經驗,銀行不良銷售應該是十分普遍,但金管局的記錄就少得可憐,當然我自已當時就沒有投訴(銀行職員將投資保險說成是一般的定存),所以金管局沒有掌握到實際情況或只是眼開眼閉。

金管局的數字: 03年4月至08年9月14日期間,金管局共收到178宗涉嫌銀行不良銷售的投訴,當
中只有一間註冊機構受紀律處分,受影響客戶涉及6人。

星期二, 4月 28, 2009

Jalbum 網上相簿製作程式

只要你有自已的網上空間,就可以用 Jalbum 幫你自動制作網上相簿,它有不同的相簿 skins 如 lightbox、slideshow等,還可以做簡單的相片修改。


Jalbum 網站 (Jalbum.net 也提供30M的免費網上空間)
Jalbum 8.2.8 免安裝中文版- 阿榮福利味

星期六, 4月 25, 2009

豬流感

若豬流感像SARS時引起人們對旅遊及出門的憂慮,那對現時的經濟會是雪上加霜,股市就有機會創新底。

星期四, 4月 23, 2009

劉明康:反對高槓桿風險金融產品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支持金融創新,但反對高槓桿風險下的金融創新。

他在北京出席公開場合時說,金融創新須遵守數個原則,風險是可控的,成本是可算的,和要增加產品的透明度。

另外,劉明康反對產品複雜化,和嚴重脫離實體經濟和實際需要的金融創新。

(未出現今次金融危機前,畢非德已經指出美國的金融產品過於複雜,看不通風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