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2, 2009

巴克萊交易局中局

有人說政府監管出問題是金融海潚的主因,這個個案再次指出金融界高層的罔為才是主因

巴克萊交易局中局

金融海嘯一周年,媒體紛紛「翻舊賬」,道德風險、死不足惜、reform, what reform?……或不留情面,或語帶雙關,矛頭直指貪得無厭的賓架。

老畢一介凡夫,無資格站在道德高地說三道四,但常言道得好,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趁 G20 本周四、五在美國匹茲堡召開高峰會議,金融監管議題炙手可熱,在下試從近日一宗實例,探索探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問題。

銀行股勢強,中資內銀、獅子錢莊、美資大行,無不升完可以再升。恒指上周突破8月高位21196點、全人類睇二萬四,?控便居功至偉。然而,老畢今日要講的並非獅子銀行,而是與?控一樣,在金融海嘯期間謝絕英國政府注資的巴克萊。話時話,港人愛稱?豐為「大笨象」,但本報記者上月底走訪上海,帶來?豐中國總部明年將遷往上海國金一期、集團「吉祥物」銅獅將盤踞門前的消息。果如是,中、港、英總部大樓將成三獅隔洋齊吼之勢。與時並進、北望神州的港人,怕且得改改口,捨象從獅了。

個人認為,英資大行巴克萊計劃將一批有毒資產「左袋交右袋」一事,不論從金融監管、道德風險以至信貸解凍的角度分析,都是銀行業近期最值得關注的事態發展。拆拆這個局,比痛斥銀行家厚顏無恥、為罵而罵更有建設性。

巴克萊上星期宣布,計劃以123億美元向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Protium—─出售一批不良證券化資產。集團在公告中說,Protium 以開曼群島為基地,法律上屬「獨立」機構。然而,從 Protium 由兩名前巴克萊高層打骰、所購入的百餘億美元不良信貸組合,資金全數來自巴克萊一筆十年期貸款可見,所謂「獨立」,有名而無實。

監管機構鞭長莫及

企業之間的關連交易,只須申報清楚、闡明利益,符合監管要求便可。這樣看,巴克萊向 Protium 出售不良資產、交易百分百由巴克萊負責融資,本身並無不妥。可是,若非旨在規避監管(巴克萊須為巨額借貸作充足壞賬準備,交易涉及的不良資產將以貸款形式留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亦不是為了釋放資金強化借貸業務(不良資產只是換了個形式存在,Protium 交易不會產生釋放資金,讓巴克萊得以多做其他貸款生意之效),非驢非馬,這宗交易所為何事?

正如前述,Protium 在法律上是一家「獨立」機構,借巴克萊的錢買入巴克萊的不良資產,銀行雖有必要為收購涉及的巨額貸款做足撥備,但根據會計規例,「有毒證券」由 Protium 接收後,巴克萊毋須再為相關資產按市值入賬(mark-to-market),對降低這家英資大行的盈利起伏大有幫助。此招在效果上形同左袋交右袋,既有轉移毒資產的實效,與監管條例又無牴觸,當局即使有心一管,亦只能嘆句鞭長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Protium ?弗人跟巴克萊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由於其員工法律上並非受僱於巴克萊,這家基金公司的行政人員薪酬多高、花紅多厚,一概不屬銀行管轄範圍;也就是說,毋須向監管機構交代。

今年初為信貸危機著書立說的《金融時報》記者 Gillian Tett,對巴克萊的做法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在 Protium 交易的巧妙掩飾下,有毒資產給一股腦兒掃進「地窖」(cellar),巴克萊這間金融巨宅的「廳堂」,看上去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可是,到「地窖」裏一瞧,藏於其中的污垢,只怕出動十架八架垃圾車也載不下。

在各國政府大聲疾呼加強監管下,巴克萊先例既開,其他金融機構照辦煮碗的誘因肯定大增,從有毒資產到高層薪津,銀行借「獨立」機構陽奉陰違、暗渡陳倉的例子,今後勢必陸續有來。Moral hazard ? You bet !』

來源:信報投資者日記(22Sep20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