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3, 2009

跨過3000元,中國怎麽走?

一編對中國發展有清晰見解的文章

跨过3000美元,中国怎么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两会”期间透露,去年中国GDP总量为30.067万亿人民币,按照我国当年平均汇率6.948:1美元及中国人口数13.2465亿,去年人均GDP已达3266.8美元。以此数据,中国已达到了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指定的现代化指标。

  中国的人均GDP,2003年为1000美元,而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按国际经验,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时间,如德国用了15年,日本用了11年,而中国仅用了5年时间。中国速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现在最具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流行分析手法,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按世界银行的定义,凡人均GDP从900美元到11000美元左右的,都叫中等收入国家。其中又分两个层次:从900美元到3500美元左右,这是低的中等收入国家;在3500美元到11000美元左右,是高的中等收入国家。因中等收入国家的区间跨度很大,它涵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均为少数,世界呈现为一种橄榄结构。恰恰是在中等收入国家,表现出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很多国家在中等国家的两个阶段里艰难前行,甚至徘徊、反复,始终挣扎在11000美元大关以下难以冲出。究其原因,是陷于各式各样的陷阱中。按照经济学家汤敏的说法,“中等收入陷阱”包括收入分配、城市化、资本账户开放、产业升级、社会服务滞后等多方面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很难顺利跨入发达国家行列。“拉美化”与亚洲“四小龙”奇迹,则成为这种语境中最通常的比较研究案例。

  汤敏概括的五大陷阱,在中国也存在。比如评价分配悬殊的基尼系数,再如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低收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情,使中国仍具有人均500美元左右国家的人口结构特征。城乡二元分裂还与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现在逼近3500美元这一中等收入国家的中轴线,正如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言,“中国‘过河’已过了一半”。这里是遍布各种陷阱的河中央深水区,向左还是向右,决定了能否顺利到达11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彼岸。而改革正在过大关,趟入深水区,方向性选择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那么,当我们站在河中央,过去30年改革所形成的“放权让利”路径是否应延续?

  答案是肯定的,笔者并且认为,过去30年的“过河”偏重于效率,剩下的“过河”应偏重于公平;过去的“过河”偏重于市场,剩下的“过河”应偏重于社会。

  现在的中国,制度变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以及人口红利所提供的长期增长动力都在衰减,只有继续“放权让利”,才能激活民间最深厚的潜力,才能重拾中国前进的动力。而“放权让利”,则需要不断消解行政力量对市场的侵蚀,避免国有垄断势力的过度膨胀,避免官商勾结加重。笔者想补充的是,腐败还是一个重要的“中等收入陷阱”,因而反腐败已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第一焦点”。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放权让利”就更多地放权、更多地让利,启动国内的消费需求,这也符合“人均GDP越高、居民消费率越高”的规律。外贸依存度极高的日本10余年持续低迷,此轮经济危机的打击犹如雪上加霜,这启发我们,中国更应立足内需。过去数年,中国凭借庞大的低价劳动力,成为世界供给方;那么,中国能否凭借庞大的人口规模成为一个最具空间的消费市场呢?果若如此,则是中国百姓之幸,亦是世界经济之幸。

中國經濟信息網

星期三, 3月 11, 2009

「專屬經濟區」

【明報專訊】今次爭端其中一個關鍵,便是在於「專屬經濟區」。美國一直堅稱事發地點是國際水域,絕口不提「專屬經濟區」。

聯合國1982 年《海洋法公約》對領海、臨接海域、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及公海等重要概念作出界定。根據公約,有關國家從領海基線量起的200海里(370.4公里)範圍,都屬於該國專屬經濟區。公約規定,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有勘探和開發水域內自然資源的權利。其他國家雖然仍然可以自由航行,但要遵守專屬經濟區所屬國的規定。但是美國卻以經濟及安全為理由,沒有確認該公約,逃避接受這條國際公約的約束。

美拒認「專屬經濟區」

西藏的前途

有人認為中共應該和達賴和談,若如達賴所說現在的藏人是活在地獄,那把西藏交給達賴管治等同叫藏人活在另一個地獄,藏人的前途是要有一個自由開放的中國,這也同樣是中國其他民族的前途。

星期六, 3月 07, 2009

用 RamDisk(tmpfs) 加速 Linux

有兩個方法使用 RamDisk(tmpfs);

1. 用/dev/shm, 可執行以下指令
mkdir /dev/shm/tmp
chmod 1777 /dev/shm/tmp
mount --bind /dev/shm/tmp /tmp

註:
/dev/shm 不完全是 ramdisk,若它使用超過電腦一半以上的 RAM,就會開始吃 SWAP。另外它沒用到的部份,會自動釋放出來給系統使用。

寫入 rc.local 可能會出現問題,因為在那之前就啟動 x-window 了,而啟動 X 時會寫入一些東東到 /tmp,此時就會出錯,導致啟動失敗。

2. 在 fstab 內加下面這一行
none /tmp tmpfs defaults,size=64M 0 0

詳細的說明
Linux Tmpfs 系統加速實作
拿 RAM 當硬碟來用(RAM Disk)

星期五, 3月 06, 2009

Clone Linux 到新硬碟

剛好多出一隻20G硬碟,決定換咗部 home server 裡的4G硬碟,要先用 yum 安裝 ddrescue 及 gparted 套件,ddrescue 可以直接把舊的 partitions 複製到新的硬碟,然后用 gparted 改變新 partition 大小。

1. 先下載並燒製 gparted 的開機光碟

2. 安裝新硬碟到電腦

3. 用 fdisk 在新硬碟建立一個 partition

4. 執行 ddrescue -v /dev/hda() /dev/hdc()

5. 關機、移除舊硬並用新硬碟代替舊硬碟,若不用變更 partition 可直接用新硬碟開機

6. 以 gparted 光碟開機,變更 partition 的大小后便可直接用新硬碟開機

gparted的網站
http://gparted.sourceforge.net/

星期四, 3月 05, 2009

為 Scientific Linux 安裝對 ntfs 的支援

Scientific Linux5.3 的 kernel 沒有預裝 ntfs 的支援,要另外安裝 ntfs-3g;

1. 先 enable rpmforge repo

2. 執行 yum install fuse fuse-ntfs-3g dkms dkms-fuse

3. 在 /etc/fstab 寫入;
/dev/hdx1 /mnt/backup ntfs-3g rw,umask=0000,defaults 0 0

4. 執行 mount /mnt/backup

參考:
http://wiki.centos.org/TipsAndTricks/NTFS

星期三, 3月 04, 2009

lm_sensors 溫度、電壓偵測程式

1. 用 yum 安装 lm_sensors 套件
yum install lm_sensors

2. 執行 sensors-detect 指令
sensors-detect

3. 根據 sensors-detect 結果編輯 /etc/modprobe.conf 及 /etc/rc.d/rc.local

4. 重新開機後執行 sensors 指令就可看到電腦 CPU 溫度及電壓。
sensors

星期二, 3月 03, 2009

用 NTP 跟網絡時間伺服器同步

香港的時間伺服器 stdtime.gov.hk

Linux
先用 ntpdate 同步Linux OS 上的時間,再用 hardclock -w 同步 Bios 上的時間,並在/etc/crontab
加入這一行。

0 0,8,16 * * * root /usr/sbin/ntpdate stdtime.hk && /sbin/hwclock -w
(每8小時同步一次)

Windows XP


參考: 鳥哥的Linux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