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05, 2007

世界本來不是平的.二之二

經濟發展有階段性 自由貿易不是真理

  常房俊的新書《好心做壞事─自由貿易的迷思和資本主義秘史》(Bad Samaritans: The Myth of Free Trade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Capitalism, Random House,美國版十二月才發行;如今以港元買英國書,「滙水」上極不化算),可算是《過橋抽板》的續篇,內容與前書有部分重複,然而新書更具說服力。作 者以他六歲大兒子為例,指出如果放任自由,讓他自由發展,「從童工做起」,充其量只會做個擦鞋童或沿街叫賣的小販,做父親的在有財力的條件下,怎會忍心兒 子做這類「賤業」;要讓兒子找份好工作、成為專才,為父的必須在兒子的教養上作出投資。常房俊用此生動且人人一看便明白的例子,以說明新興國家的「初創工 業」(infant industry)同樣需要被保護(包括進口關稅、出口津貼等),有計劃地「培訓」(投資),然後才能成長、提高生產力和具備與先進國家作公平競爭的能 力。

  保護「初創工業」,是咸美頓的主張,唯在史密斯和他之前的一七二一年,英國君主立憲後的首位首相(1721-1742;佐治一世和佐治二世的「丞相」 〔Leading Minister〕)華甫爾(R. Walpole, 1676-1745),甫上任便提出「工業發展計劃」,力主國內減稅及促進出口貿易,而其策略是徵收懲罰性進口關稅及津貼「重要工業」 (strategic industries)。保護主義是令英國稍後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重要成因之一。

  英國和美國在經濟發展初階至起飛期,均以關稅作為保護其「初創工業」的有效手段,其他國家見此法可行,爭相效尤,因此很快成為先進國。日本和歐洲諸國 政府都通過直接撥款或稅務優待津貼「重要工業」,美國至今仍是融資工業研究最多的政府;新加坡在「自由港」的包裝下,其國營企業在經濟比重之大(佔GDP 百分之三十),在資本主義社會,排名第一;法國、芬蘭、奧地利、挪威和台灣的官營企業亦左右經濟發展,這些國家(地區)都以自由貿易為「號召」!

  在限制外國投資上,先進國家亦是先行者,《好心做壞事》收集了大量數據,顯示十九世紀美國限制外資投入其銀行、船務、礦業及林業;日本和南韓市場迄二 十世紀八十年代仍未對外資開放(現在亦未完全開放);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予人以非常放任自由印象的芬蘭,明文把有二成外資的企業列為 「危險企業」(dangerous enterprises),因為不理會對本地經濟的影響,它們隨時會在保障股東利益的藉口下「撤資」。目前先進國家尤其是美國保護知識產權不遺餘力,可 是,直至一八九一年,美國才承認有「外國專利(版權)」這回事;即使在歷史上從未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荷蘭和瑞士,亦是在二十世紀初葉才立法保護包括外國企 業擁有的專利權。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先進國無論在科技、知識產業、工業生產或企管手法上,都有突破性進展,和發展中國家比較,她們肯定佔盡優勢,她們因而開始全 面鼓吹自由貿易的好處,事實上亦確如此,西方學者和傳媒致力推介的自由學派經濟學,其說極具說服力,自由貿易思想已成為主流正統經濟學,幾乎所有的經濟學 家現在都認同自由貿易是最佳的經貿形式。在自由貿易「大勢所趨」的形勢底下,先進國把她們賴以成長、起飛的保護政策,拋進歷史垃圾箱;她們軟硬兼施,威迫 利誘,要發展中國家全面落實自由貿易,不准她們徵收關稅、津貼「初創工業」、擴大國企規模、限制外資收購及必須立法保障知識產權。所有一切,都是五、六十 年前仍在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實行的貿易保護政策!

  常房俊清楚列出統計表,說明在為新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籠罩下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和六十及七十年代的「可悲的日子」(Bad Old Days)比較,除了擁有豐沛的廉價人力資源、致力「走資」同時仍然保留相當程度保護政策的中國和印度,其餘那些「底子不足」的新興國家,其經濟增長莫不 大大落後於全面實施保護主義時期!在經濟未完全對外開放前,拉丁美洲諸國的平均GDP年增長率百分之三點一,對外開放後GDP增幅急降至百分之零點五;次 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國家,在一九六○到八○年間,人均GDP平均年增幅百分之一點六,此後隨自由貿易的來臨而與時並退,九十年代至二○○○年的人均GDP增 幅只有百分之零點三。

  西方先進國的經濟發展,清楚展示徵收進口關稅、漠視知識產權等等保護性政策,是打好經濟根基的必要「材料」,在這種處處設防及政府津貼之下,廠商才有 機會生存、發展、壯大,與此同時,累積了龐大的、有能力參與海外市場競爭的生產力。顯而易見,讓發展中國家實行這樣那樣的保護政策,是扶助她們在經濟上站 起來的硬道理。事實上,發展中國家茁長壯大,為發達國家提供更多的貿易及投資機會,對富國來說,放棄威迫新興國家全盤落實自由貿易政策,長期而言肯定更有 利!

  不過,和自由貿易不是真理一樣,保護主義亦不一定行得通,以常房俊的祖家南韓為例,其經濟亦是在政府大幅貶值及放寬種種原材料進口限制後才起飛……。 無論如何,常房俊從「歷史視角」提出了有力的新觀點,證明保護主義在經濟發展中有不可抹煞的功能。現在世界貿易當然不可能「回到過去」,但在不同發展階段 的國家應有不同的發展策略,則是彰彰明甚的事,自由貿易絕非萬靈神丹。有了這種認知,政府才能定出對本國最有利進而全世界可受惠的貿易政策!

信報 林行止專欄 林行止 2007-09-0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