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17, 2008

中國人香港人

有傳媒或學者將香港人跟中國人看成是對立的身份,把自稱是香港人的市民看成是不認同是中國人的身份。我就不覺得這一定是對立的,我可以是香港人、順德人、廣東人、也同時是中國人。

上海市民自認是上海人難道也是不認同自已是中國人嗎?

香港人要考慮的是我們在整個中國的定位。葉國華在港台的『五十年後』有提出香港要做到是中國的現代城市模範,除了向國人示範也要向世人示範一個未來現代文明中國的模樣。

五十年後的錄音

星期五, 6月 13, 2008

Sypware Doctor 免費入門版 (Version 5.5)

早前免費入門版只是version5,不及付費版的新,現在連入門版也已更新到最新version 5.5。

下載連結
http://www.pctools.com/zh/spyware-doctor/
http://www.pctools.com/mirror/sdbeta.exe

星期五, 6月 06, 2008

如果越南盾倒下 会否传染中国?

如果越南盾倒下 会否传染中国?
2008-06-06 10:29:14
  越南的高通胀以及引发的危机,显示出了越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薄弱
,而在这方面,中国显然要大大强于越南。中国政府对于经济过热、通胀都保持了警
惕,并采取了各种调控措施。目前通胀水平也处于可控范围内,并可能进入到了下滑
通道中,此外,我国贸易持续维持顺差,经济结构和出口竞争力方面也均向好的方向
发展,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大大优于越南
  对于越南盾的贬值预期正在愈来愈强烈。
  彭博系统显示,目前海外市场越南盾12个月非交割远期(NDF)的价格将跌
至22750越南盾兑1美元的水平,与目前即期汇率16265越南盾1兑美元的
水平相比,这显示,市场预期越南盾在未来一年的贬值幅度将达到近40%。而此前
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国家货币之一,越南盾一直处于小幅升值的态势
  目前越南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境内市场越南盾的相对稳定,但市场对于
越南盾的预期却非常悲观。人们担心,一旦危机扩大,前期流入越南的外资和热钱开
始大量撤出,超过了越南央行外汇储备所能接受的能力,越南盾将可能“一泻千里”
,重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铢的覆辙。
  罪魁祸首:通胀
  去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在8.5%左右,而过去十年,越南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维
持在7.5%的高水平上,是亚洲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不少海外投资资金也看好越
南,流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和热钱不断增加。不过,今年来随着越南多项经济指标
亮起红灯,人们对于越南经济信心也急转直下,越南盾也随之趋于贬值。
  数字显示,5月份越南国内的通胀率达到了25.2%的恶性通胀水平,为13
年来新高。今年1~5月份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额,
贸易赤字呈持续扩大态势。越南计划投资部曾预测,今年全年越南贸易逆差将达到2
70亿美元,将比去年增加一倍多。
  “越南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经济增长过快,特别是虚拟经济部门。”商务部国际贸
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越南政府最不想看到的是经济发展冷却下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越南对
于物价上涨水平则保持了较高的容忍度:只要通胀率比经济增长率低就可以了。去年
越南国内的通胀率就比经济增长率高出了4个百分点。而今年面对愈演愈烈的通胀,
越南政府才开始有些着急起来。
  今年1月30日,越南中央银行将各项官方利率调高了1.5个百分点,5月1
7日,为防止通货膨胀螺旋上升,越南央行又将利率大幅调高了3.25%,由8.
75%调至12.0%。
  3月10日,其把越南盾对美元的浮动区间从原来的0.75%扩大到1%。不
过,汇率的调整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公众的普遍恐慌,人们开始把
钱从银行取出来,转而换成美元或者黄金,在外汇市场上越南盾也开始趋向于贬值。
  中国应提高警惕
  “新兴经济体经济脆弱性的不断提高有可能对我国构成传染性的威胁。”兴业银
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表示。
  此前他曾撰文指出,除了越南之外,当前在阿根廷、韩国以及印度、菲律宾、泰
国、印尼等国出现的货币贬值征兆,也大大增强了中国被感染的可能性,中国应该对
此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所具有的传染性提高警惕。而今年4月份在连续的升值之后
,人民币NDF市场上出现了罕见的回调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目前中国应该加强对于热钱的监测,并为潜在的危机制定应对的预案。”他进
而表示,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这是遏制热钱、避免危机的有效
手段。此外,由于通胀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央行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货币政
策的协调机制。梅新育也表示,危机的传染机制是非理性的。如果越南危机进一步扩
大,不排除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中国也可能会被传染。中国一方面需要
做好危机救援准备,另一方面应该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以免为出逃的资本提
供更多的获利机会。
  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和越南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人们应该避免陷入到新兴经济
体货币危机理论的“归类逻辑”中。
  鲁政委指出,越南的高通胀以及引发的危机,显示出了越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
控能力的薄弱,而在这方面,中国显然要大大强于越南。这表现在中国政府对于经济
过热、通胀都保持了警惕,并采取了各种调控措施。目前通胀水平也处于可控范围内
,并可能进入到了下滑通道中,此外,我国贸易持续维持顺差,经济结构和出口竞争
力方面也均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要大大优于越南。
来源:网易财经


在這裡看到越南經濟出現兩個特徵:
1. 高通脹
2. 貿赤

如果中國同時出現這兩個特徵時就可能是人民幣升值轉向之時。

看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的思路

我国地方税制改革方案年内有望提交
2008-06-04 16:54:02

  财政的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要加大

  一份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课题方案正在汇总提交,课题的牵头方
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6月份将在西安进行研
讨,之后征求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这个课题涉及整个财政体系,包括政府事权、地方
财力、转移支付体系,大税种的改革方案。”

  2007年12月25日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表示,
2008年将着力抓好地方税制改革,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等要求,把地方税
制改革和完善作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也注定了地方税制改革今年不得不交卷。

  所得税上交中央?

  赵全厚称:“所得税上交中央已经明朗。”所得税包含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002年以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除部分中央企业外)为地方专享税种。20
02年以后,企业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国家分享比例为50%。2003
年之后,中央分享比例上调为60%。

  “各地区对所得税的争议和矛盾一直很大。”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副主任杨
志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大型企业总公司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总部企业为纳税
地,而税源地和纳税地相分离影响到地区间税收的公平性。”杨志勇举例说,西气东
输总部在上海,即纳税地在上海,而实际上沿途涉及了许多西部省市,当地政府为企
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不能通过行使税权获得相应的税收。

  这也形成了总部经济理论。和一般企业相比,总部企业拥有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
和纳税能力,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影响深刻,极大地促进了
区域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薛钢在其研究报告《总部经济下的税源背
离问题》中称:“总部”最集中的北京,近年税收连续达到20%~30%的增速,
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全国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有180余家,北京市占有90余家,其
中西城区38家,约占全国的20%。2006年,这38家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总
额为812亿元,占西城区国税局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的93%。这38家企业的下
属二级成员企业近1300家,各级成员企业多达几万家,其大部分分布在全国各省
市。

  这些分散在全国各省市的各级成员企业,不得不依靠所在省市“埋单”,却不能
为所在地获得相应税收。

  “有税源的地方无税收,无税源的地方得税收”,这令许多贫困的中西部省市有
苦难言。2007年1月,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就曾派代表进京表达建议,希望中石油
、中石化等企业能在新疆交一部分企业所得税,已交的能适当提高缴纳比例。

  “所得税在总部经济条件下,中央要是不统筹分配的话,就会过分集中在几个发
达城市。”赵全厚称。这也是所得税不得不改为中央税的原因,由中央来统一调配,
并在其后进行转移支付。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税收收入情况表》表明,2007年深圳地区所
得税收入占其地税收入的54%。其他中西部地区所得税仅占其地税收入不到2成的
比例。显然,所得税上交中央对发达地区的影响非比寻常。

  与之前媒体所报道的不同,赵全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增值税有可能会
调整,但不会全部上交中央,如果那样做,地方怎么过日子?增值税还是趋向于放权
。”

  目前增值税为中国的第一大税种,占全部税收的40%左右,也是中央与地方的
分享税,分享比例为75:25。福建税务系统一官员称:“所得税上交中央,如果
不增大增值税地方的分享比例,地方的日子就真的不能过了。”

  “中央与地方分享的比例降低为65:35或者60:40,还是比较合理的。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所副所长施正文认为。他同时表示:“地方政府应该有其独
立税种。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物业税。”

  “大税种归中央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令地方转变一些发展的目标,不需要为了经济
的增长牺牲很多利益,扭转地方环保、生态的问题。”杨志勇称。

  财权与事权再调配

  1994年,我国实行财政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但同时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地方税制改革滞后,矛盾逐渐凸显。

  杨志勇称:“1994年的分税制并不全面。原来提财权和事权相匹配,但后来
在实际运作中,就碰到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有些地方财力不足,这在西部
落后地区尤其明显。”

  胡锦涛在去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
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
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
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这是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概念。“十七大报告提
出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是个转折,这个提法更科学。”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所副所长
施正文说。也是从十七大之后,财税体制改革开始倒计时。

  从目前财政资金的分配来看,中国60%的税收总额归到中央政府。但实际上,
中央只需要用30%,许多公共服务由地方政府来完成,余下的30%通过转移支付
分配到地方。在施正文看来,中央既可以用转移支付的方式平衡各地的税收,也可以
下放给地方,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

  “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国家的国情。目前我们有两个基本国情,一是中国收入分配
、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进行全面调控的力度必须加大;二是
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
发展很不平衡,这也很难依靠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相互支援。”施说,“因此要求中
央必须集中更多的收入来进行分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星期三, 6月 04, 2008

等著這一天

中國是進步了,但大陸現在也還是禁止人們公開討論六四和文革,我等著這一天的來臨。

星期二, 6月 03, 2008

甚麼是憤青?

甚麼是憤青呢?有人鐘意用憤青來形容盲目愛國青年。

在我來看,憤青是一些以為『真理』在手的人,他們以為已找到『真理』而不再去理智分析事情的真相,更甚的是他們為保衛所謂的『真理』而忘記了人道價值、忘記了人的尊嚴、忘記了人生命的可貴。

所以我覺得一些仇國媚外的人跟那些盲目愛國青年的心態沒有兩樣,只是他們以為的真理不同而已。

星期一, 6月 02, 2008

傳媒的操守

AM730的繆美詩今天也還在她的專㯗說《地壳》雜志中的文章是預報,同時還說有兩次512的臨震預報。

不知她提的是不是就是NOW所謂的臨震預報。

天文台說香港明天下雨,結果是三天後才下雨,你可說這是準確的天氣預測嗎?
還有天文台說廣州明天下雨,結果是香港下雨,你又可說這是準確的天氣預測嗎?
現在的傳媒就是這樣怪。

她有沒有看過引用文章的內容?傳媒人是不是更應該確保內容的正確而不是人云亦云。

星期四, 5月 29, 2008

512地震預報之迷

我看完了now, 第一财经日报, 國家地理的報導,
now 把時間或地點不準的警告也說成像是今次的512的預報。
第一财经日报, 國家地理的報導,都指出了地震/臨震預報的困難。

而且第一财经日报提到;
“美国《国家地理》刊文所提及的《地壳》杂志中的文章,只是做了地质灾害风险方面的分析,其结论是北川附近某些断层是活跃断层,有导致严重地震灾害的潜在风险,而不是一次地震预报。”

還有之前網上多引用的耿庆国的准确预测;
"有消息称地震前有专家进行过准确预测,经本报记者多方证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耿庆国研究员预测的是2008年5月~2009年4月,兰州以南,甘、川、青交界地区,可能会发生6~7级地震。该预测明显属于中期预报。而中国地震局有关人士也向《财经》杂志记者证实确有此预报。"

政府是有責任做好防災敎育,建築質量管理。這方面政府要反省,甚至有人要負責。

但看現有的資料,之前所傳言的預報,似乎都是"hardly qualified as"準確的臨震預報,不是時間、地點不準,就是預測所指出的可能時段長(由一年到一萬年)。

不要只相信網上的評論(包括我的),有些有人會段章取義,曲解原文,建議大家看看原文自已多加分析。

地问:汶川,科学视角的观察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shizheng/2008/05/28/1170876_2.html

國家地理的報導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8/05/080516-earthquake-predict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