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29, 2011

美國為何要逼人民幣升值


除了逼人民幣升值,這幾年美國的外交活動都不時以反華作主題或離間第三國與中國的關係,希拉里就曾在柬埔寨的對大學生的演講中叫柬埔寨不要太親近中國,也在出訪非洲時不點名批評中國是非洲的新植民主意者。

美國現在是有心阻撓中國的和平發展,他甚至有可能會為自己的利益挑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戰爭...

C觀點 - 施永青
(2011年11月29日)
長期以來,美國都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政客與學者,都不斷地催促中國提升人民幣的匯率。金融海嘯後,再把危機爆發的原因歸咎中國,認為中國刻意壓低人民幣的匯價,並藉此讓中國貨可以向美國傾銷。另一方面,他們還埋怨中國不斷地借錢給美國──利用貿易順差的收入買美債,誘使美國胡亂消費,變成債台高築,最終爆發危機。

這是世上最荒謬的指控,完全不合情理。中美貿易是雙方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美國覺得這樣做對美國沒有好處,隨時可以不再幫襯中國。中國並沒有用軍事力量去逼外國非買中國貨不可。

現實是美國的消費者覺得中國貨抵買,才會選擇中國貨的。世上的買家,只會怨貨品的售價貴,哪有怨貨品的訂價低的。美國想中國貨覺得貴一些,很明顯是一種政治上的考慮,而不是純為了經濟利益。

中國能把產品以一個低廉的價格出售,是要付出代價的。為此,中國人付出了血汗,中國的河山受到嚴重的污染,若非中國的經濟底子差,在自己的人民消費能力有限的時候,不得不依賴出口去帶動經濟。有條件的話,中國怎會不想把自己產品售價訂得高一點?

現實是在每一單貿易談判中,中國的廠家都在試圖賣到好一點的價錢,壓價的是美國的入口商;現在美國卻反過來惡人先告狀。美國為何不設法令自己的入口商出價高一點,中國作為賣方,一定不會反對。

自從中國產品大量輸美後,美國的通脹一直處於偏低水平,而美國人的物質生活亦相對比以前更豐裕,那美國為甚麼還要不斷指控中國呢?原因是美國作為世界的一哥,他最不想看到有另一個國家可崛起,逐漸威脅他的地位。誰想做老二,美國就不讓他好過,非要他自覺地與老大保持一段距離不可。鄧小平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告誡中國應韜光養晦的。

鄧小平原先是叫中國不要當頭的,但中國後來卻想有多點作為,又辦奧運,又辦世博,只以新發彩的氣勢去四處旅遊,買名牌,掃紅酒,自招妒忌。

美國指中國產品的傾銷打擊了美國本土的製造業,這只是一種藉口吧了。美國自八十年代開始,已進行產業轉型,不再依賴低增值的製造業,改為發展高增值的服務業。沒有中國貨的競爭,美國一樣敵不過日本、南韓、印尼,以至墨西哥的競爭。

由此可見,美國要人民幣升值,根本不是為了挽救自己的製造業,而是要拖累中國對全球的出口貿易。人民幣的匯價一旦按美國的標準大幅上升,中國的產品就會一下子變得不便宜,那中國過去那種依賴出口作經濟推動的發展模式,就必然會受阻滯。如果中國一時找不到新的發展模式,變成走日本的老路,那中國的崛起就不能對美國造成威脅。

星期一, 11月 07, 2011

打官師就是捍衛法治?

大狀黨及不少維護他們的人都說人人有權打官師,他們只是在捍衛法治,那陳振聰不斷打官師爭遺產,也就是在捍衛法治!

星期一, 10月 17, 2011

沙士復發?

不少人都再提起一比九十九,難道沙士復發?

星期六, 9月 24, 2011

中國在危機下的機會

最近的金融危機使石油、資源及相關資源公司股價下跌,中國幾年來在戰略石油儲備的建立及資源的收購好像都沒有大進展,現在可是機會。

這樣不但可以減低龎大外匯儲備的壓力,也同時在其他基建放慢時把資金投入建立儲存設備。

星期四, 9月 22, 2011

美國為何不可學香港

作天看到有評論員說美國不能,為何香港可以?

我反而問,為何今天還有人以美國的金融政策為標準?香港的金融政策(至少是近十幾二十年)一直比美國穩健,而且香港不同美國,香港人少賴債,香港銀行也沒有濫借。

西方的金融業在金融創新的藉口下已變成賭業,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經濟功能,我想美國反而要向香港學習。

星期日, 9月 18, 2011

香港政府趕絶小生意的靈活經營

香港政府做事的方法許多時都趕絶小生意的靈活經營,之前出文已提到這問題,現在是變本加勵。

的士小巴代表抗議不滿警方封通往柴灣墳場

一批的士及小巴司機,不滿運輸署今日起至十月底的星期六、日及假期,不准非專線小巴及的士,駛入通往華人永遠墳場的連城道,只讓專線小巴及巴士行駛,大約四十名代表,今早一度堵塞連城道表達不滿。代表說,今早與運輸署及警方通過電話,同意盡快安排會議,但若果未能解決,不排除星期六再發起堵塞行動。

有掃墓市民說,無交通工具直達墳場感到不便,不過亦有人說一直以來都是步行上山,已經習慣。有司機表示,以往運輸署只會在重陽節及清明節封路,認為今次做法無必要及不公平,影響司機生計,又批評署方沒有諮詢業界,要求與運輸署長見面及擱置有關措施。

前文: 香港失去經濟活力的原因之一

星期三, 9月 14, 2011

感恩

香港雖然沒有頂級的公共醫療服務,但有需要時他們還是能提供你依靠,更重要是當中大部分的醫療人員對病人都顯出用心的態度。

以有限的資源,我想不要要求無微不至的服務,若能保家人得到適當治療及康復便應感恩了。

星期二, 9月 13, 2011

不理性的分析

現在看到不少對銀行的分析都不理性,就像以前科網狂潮時,一隻已十分貴的股票可以說成是平,原因只是其他天價科股網股比他貴,現在一隻銀行股可以只因其他銀行股比他平,就可以說他貴;貸款增長慢了會減慢溢利增長,所以利淡,但貸款增長快了會使中央再加强調控,所以又是利淡;一時又話地方債是危機,現在又話銀行貸款多數是企業債,企業的不良貸款率更大問題....

我不是說銀行沒有問題,但現在可能是給放大了,正如金融海潚時有惟恐天下不亂評論說匯豐可跌至11元,可是市場就是不理性,你就是不可以對抗市場。